從智慧財產權到注意力經濟



報告人: 洪朝貴 https://www.cyut.edu.tw/~ckhung/
單位:

智慧 「財產」?

智慧到底是不是財產?

  1. 以下每一項, 將之視為財產, 與桌椅電視無異, 會出現什麼問題? 圖/文/影/音作品, 數學定理, 食譜; 藥方, 優質稻米 (品種, 不是一株株個別的植物) H1N1 疫苗株 (同上), 天才基因 (同上), 寵物, 奴隸, 黑猩猩
  2. 在那一種情況下, 排泄物可能被視為財產? 玩具烏托邦 的玩具, 為何不被視為財產?
  3. 你為什麼認同智慧財產權的觀念? (1) 尊重創作者 (2) 對自己有利 (3) 對社會整體有利
  4. 真的對社會整體有利嗎? 寓言: 自由火焰的經濟價值尺規文明 (數學的智慧財產權)

還數學家一個公道!

  1. 發明數學定理需要極高的創意
  2. 讓我們用 「尺規財產權」 制度保護數學創意!
  3. 每查一次三角函數表或用一次高斯消去法就繳一元
  4. 「數學產業」 再創經濟奇蹟!

後果?

問題: 對建築/化工/電子/...等等產業的影響? 「數學」產業? 數學能力好的人, 要從事什麼工作?

  1. 用到數學的產業, 成本極高
  2. 發明定理比使用定理更有經濟價值
  3. 數學人力被吸引到「數學產業」
  4. 數學人將想盡辦法讓定理看起來有用
  5. 法律人力也被吸引到「數學產業」

自由數學「產業」?

  1. 有一群人跳出來說: 資訊產業的價值 「用我們的自由數學定理, 您不必繳版稅!」
  2. 國科會說: 「讓我們推動自由數學產業!」
  3. My-Crow-Saw-Food 說: 「自由數學傷害數學產業!」
  4. 數學人權貴說: 「自由數學的真正價值在使用, 而不在創作」
  5. 聰明人不說, 直接把自由數學拿到 非數學產業販賣 使用

詳見 自由火焰的經濟價值 (寓言)、 尺規文明 (寓言)、 及 "The Cathedral and the Bazaar" 書中 一章 談論的 販售價值 (sale value) vs. 使用價值 (use value)

著作權的真實歷史

  1. 著作權年限不斷擴張的歷史, 以及 「米老鼠曲線」 著權概念的濫觴: 皇室欲控制言論 [中文: 12; 英文: 1 2]
  2. 美國著作權法的演進歷史: 利益團體遊說國會, 扭曲 「鼓勵創作」 原意, 通過 Sonny Bono Copyright Term Extension Act (也被戲稱為 「米老鼠法案」 -- 原因)
  3. 詳見 Lawrence Lessig 所著 「自由文化」 一書 ;
1790 年代 ==> 19 世紀末 ==> 1909 年 ==> 20 世紀末
出版 改作 出版 改作 出版 改作 出版 改作
商用 限制 自由 限制 限制 限制 限制 限制 限制
非商用 自由 自由 自由 自由 限制/自由 自由 限制 限制

走火入魔的智慧財產權

愛因斯坦正在教一個違法的數字智慧財產權已經走火入魔, 不只侵犯人權與言論自由, 甚至已經與促進社會進步的初衷完全背道而馳:

  1. (寓言) 迎接資訊人權貴時代; 續集: DRM, TC, 與完封 Analog Hole 的銀河帝國
  2. (簡報) DRM 遙控數位枷鎖
  3. 大學追逐 「內耗型競爭力」
  4. 故宮鼓勵作古先人爬出墳墓繼續創作歷史文物
  5. 將專利商品化, 變成罪惡? => 鎖到櫃子裡, 適時拿出來阻礙創新, 最安全

網路時代的稀有財

資訊渴望自由

  1. 網路終極特性: 複製零成本
  2. 有益社會的資訊: 自由軟體, 維基百科, google 地圖...
  3. 傷害社會的資訊: 隱私外洩, 色情, 製毒方法, ...
  4. 非法的資訊: 盜版音樂, 盜版軟體, ...
  5. 公民新聞 (citizen journalism): [政府/企業/...的] 黑箱, 輿論, ...
  6. 有趣及惹人厭的資訊: 笑話, 垃圾信, ...
Information wants to be free. -- Stewart Brand.

Attention Economy

  1. 「資訊爆炸年代, 稀有的當然不是資訊; 那是什麼呢? 當然是資訊所 『消耗』 的東西, 也就是注意力。」 -- Herbert Simon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2. 經濟學討論的是稀有財; 經濟學並不把陽光空氣水當作財產來討論。
  3. 詳見 attention economy 及 Michael Goldhaber 的 The Attention Economy: The Natural Economy of the Net
  4. Hard work is dead. Are you paying attention?
  5. 「沒時間 我沒時間...」

也請見 「用創意換取注意力: 認識 CC 授權」

不只是理論, 是很現實的商業模式

  1. 請列舉一些最成功的網路公司。 它們免費提供什麼? 它們販賣什麼? 那也就是業主花錢在買潛在客戶的什麼?
  2. 微軟 違背網路時代的經濟學, 選擇 與網路為敵, 至少有四處受到網路的挑戰: 盜版、 自由軟體、 反盜版宣傳、 傷害消費者的密謀被揭發。
  3. 微軟仍舊幻想 「資訊」 (軟體/圖/文/影/音/...) 是稀有財, 所以 正在潰堤
  4. MPAA, RIAA 有類似的問題

網路時代的重要非商業現象

  1. 不同時代的各種貨幣 偶像-粉絲 關係 (blog﹑ twitter﹑ plurk﹑ facebook﹑ ...)
  2. 一直換電腦的三秒緯
  3. 網路串聯活動: 阿拉伯之春、 佔領華爾街、 ...
  4. 網路現象地圖
  5. Clay Shirky 的 TED 演講: 認知剩餘 (cognitive surplus)
    將如何改變世界」
    ; (及書: 「下班時間扭轉未來」)
  6. 相信智慧財產, 或相信 attention economy? 這不是您我喜不喜歡的問題。 這是臺灣面對新興經濟模式, 選擇 與網路為友, 或是選擇對抗網路的問題。

長尾現象

  1. 促成長尾現象的三大力量 長尾現象 Chris Anderson. 「長尾理論--打破80/20法則的新經濟學」 天下文化出版; 中文摘要
  2. Web 2.0 / Read-Write Internet: 人人可以上傳的年代
  3. 網路時代的各項市場: 頭部越來越消退; 尾巴越來越長
  4. 在尾端, 創作動機不是金錢, 而是信譽

氣候變遷/文明交替/再會了, 恐龍!

  1. 來自小行星的地球總統: 「保護你的排泄物財產!」
  2. 貨幣改變的年代: 採集貝殼或淘金?

注意力經濟

這一部分大量取材自 Michael H. Goldhaber 所撰的 "The Attention Economy: The Natural Economy of the Net"; 請見 未完成的中文翻譯 以及他的 部落格; 也請搜尋 「attention economy」 或 「注意力經濟」。

網路改變經濟模式

  1. 網路的出現, 將改變 「經濟」 一詞的定義
  2. 類比一: 談論地質學的語彙, 無法描述生命現象
  3. 類比二: 封建社會的階級制度被資本主義取代

資訊流 vs 注意力流; 驅動力

  1. 當資訊流向一方時, 注意力流向另一方
  2. 注意力是真實的稀有財 (只能有一個人搶到麥克風)
  3. 掌握﹑ 左右他人的注意力, 是一種快感
  4. 「擴大影響力」 的慾望 + 稀有 ==> 經濟模式
  5. 一如金錢經濟, 並不是每個人都極力追求時代的貨幣; 但每個人多少都需要一點點
  6. 對於 「高調」 的評價: 社會風氣會順著網路發展而遞移

從真實注意力到幻象注意力

  1. 「早啊!」﹑ 「吃飽了嗎?」﹑ 一直用問題煩大人的小朋友﹑ 臉書、 噗浪、 推特、 ...
  2. ==> 資訊流甚至不如注意力流重要
  3. 真實的注意力交易 (attention transaction): 兩人對話或互動
  4. 幻象注意力 (Illusory Attention): 作者/講者/歌者/... 所付出, 讀者/聽眾所感受到的注意力 -- 存在, 但不夠真實
  5. 講者仍舊必須經營, 必須關切多數聽眾的共同興趣
  6. 聽眾的義務感不亞於講者 (不好意思睡著)
  7. 演講結束之後, 誰認得誰呢?

製造業: 成功就是失敗的開始

  1. 工業社會追求壓低成本, 大量生產 ==> 量多則價跌; 成功就是失敗的開始
  2. 生產線就業人口的比例下降
  3. 3D 印表機技術的興起: Fab@Home 與 [目標是自我複製的] RepRap
  4. (但是分配不均仍是一大問題)

「注意力」 的供需

  1. 貴註: 馬斯洛 (Abraham Maslow) 的需求層次理論: 生理, 安全, 社交, 尊重, 自我實現
  2. 真實、 符合大環境 「資訊渴望自由」 特性的零和遊戲: 人口增加 ==> 注意力的供需同時增加 (對照 "智慧財產權")
  3. 金錢的價值逐漸消退; 越來越多衣食無虞者追求真實稀有的東西 -- 注意力
  4. 得不到真實注意力, 就以幻象注意力取代

與舊經濟的連結 (I)

$$ 及其他事物追隨注意力的例子:

  1. 熱門歌手/運動明星/... 可以予取取求 (幾乎不受限於事物; 但受限於形象)
  2. 廣告產業 -- 但買方越來越辛苦; 錢真的能買到 「注意力」 嗎?
  3. 媒體面對的誘惑: 內容不值錢; 握有注意力 => 置入性行銷
  4. 金錢的力量逐漸減小 (因為注意力交易的量及重要性逐漸增加)

與舊經濟的連結 (II)

  1. 沒有屋頂的貧民百萬富翁
  2. Jason Calacanis 向 Twitter 出價承租推薦排名
  3. Site Wins Fashion Fans by Letting Them Design
  4. 業配新聞/業配文」: 請搜尋, 或見黃哲斌文章: 乘著噴射機,我離開《中國時報》 及簡報 超人克拉克為何不當記者 (置入性行銷)
  5. 偽草根運動 Astroturfing: 例一: Comcast; 例二: 製造仇恨的匿名文章;

「注意力交易」 的一些特性

  1. 可轉移
  2. 持續創新才是王道: 部落客的文章怕被轉貼嗎?
  3. 未必是為了錢 -- 人真正需要的是食衣住行/享受/安全感/...; 錢只是媒介, 且重要性日益遞減
  4. [意不在生產力] 的注意力交易, 與日俱增
  5. 智慧, 不是財產。 智慧, 是廣告看板。 (保留署名/引用出處很重要) ==> 用創意換取注意力

網路的力量

  1. 增加 「注意力經濟」 的參與者
  2. 協助倍乘 「幻象注意力」
  3. 降低 「賺取注意力」 的門檻 ==> 長尾現象
  4. 讓注意力持有者迅速得到回報 (而不只是名留千古)
  5. 削弱組織/中間媒介者的重要性

小結

引述 Michael H. Goldhaber 所撰 The Attention Economy: The Natural Economy of the Net 一文的摘要:

如果您同意 網路世界 將無可避免地變成生活的重要部分, 那麼我們最好選擇一個能夠 自然符合這個世界的經濟定律。 這部新的定律和舊的經濟學者所教的, 或是 「資訊年代」 所帶來的想像, 極不相同。 真正有價值的東西, 是今日的稀有財 -- 也就是注意力。 注意力經濟有它自己一套財富原則, 有它自己一套階級區分 -- 明星 vs 粉絲 -- 以及它自己的一套財產原則。 這一切都將令它與工業時代的貨幣經濟格格不入; 卻又勢將取代工業時代的貨幣經濟。 最能夠適應這個新典範的人, 將是最成功的人。

一些觀察及預測

廣告行銷新趨勢

  1. TED 演講: Seth Godin--切片土司及引爆點
  2. TED 演講: Yves Behar 談如何設計會說故事的物品
  3. Kickstarter
  4. meme

Attention Economy 的同義詞 (們)

  1. 開放原始碼運動人士 Eric Raymond: "gift culture"
  2. 自由文化法學教授 Tim Wu: "exposure culture"
  3. 「長尾理論」 作者 Chris Anderson: "reputation economy"

網路對世界的重大改變

網路改變世界的方式, 不是迂迴地透過金錢。

  1. 自由軟體 (從 windows 到 android)
  2. 自由文化 (從大英百科到維基百科)
  3. 維基解密
  4. 中東民主化

社交網站

  1. 社交網站的社會意義: 社會的神經系統
  2. 社交網站的個人意義: 小型注意力交易難以量化 + 長尾現象 ==> 人際關係是傳遞機會的重要管道
  3. 與其說網路傳遞資訊, 不如說網路傳遞情緒

搜尋

善用有限的注意力: 搜尋能力 (及英文能力) 是網路公民的基本素養。

  1. 研究/舉證
  2. 爭議議題的辯論
  3. 網路謠言/置入性行銷/偽草根運動

被搜尋

  1. 吸引別人的注意力: 被搜尋到的重要性 搜尋關鍵詞就是我的履歷表
  2. => 無障礙網頁才是網頁行銷的王道 內容比 flash 動畫更有助於 SEO

注意力活動最活躍的場域

  1. 注意力經濟 * (世界是平的 + 長尾理論) ==> 舞臺在瀑布附近
  2. NPO/NGO/覺醒類社會運動 : 富含憐憫、 感動、 訝異、 忿怒、 ... 各種情緒的場域

大型企業的影響力下降

  1. 無法直接參與注意力交易
  2. 花錢的廣告, 成本提高, 效果降低
  3. 例: 洛克斐勒 vs 標準石油; 比爾蓋茲 vs 微軟; 賈伯斯 vs 蘋果
  4. 透明化 ==> 「欺騙」 策略越來越不可行
  5. Streisand effect 史翠珊效應: 遙控數位枷鎖 裡面的案例特別多

大衛 vs 巨人

  1. 沒有石化的日子 國光石化的日子 例: 「沒有石化的日子」 vs 「國光石化的日子」; 又, 搜尋 「石化的日子」 -- 另一個 拋售點閱率 的例子
  2. 例: 「用正版」、 「全部換正版」、 「升級 Office」、 「windows 盜版」
  3. Homeland Security Running NBC-Owned PSAs 美國國土安全部被爆料替利益團體服務
  4. 成功的元素: 訝異 (推平 「資訊不對等」)、 忿怒、 好笑

尋找舞臺

  1. 「我的舞臺在那裡?」
  2. 「我自己最常轉寄什麼樣的資訊?」
  3. 好笑? 感人? 實用? 爆料? ...
  4. 資訊的傳導度, 影響幻象注意力傳遞的力道。

原則: 「用創意換取注意力」; 「智慧」, 不是財產, 而是用來承載個人魅力的廣告看板。

NPO/NGO 與社區大學

  1. 宣傳管道突然暢通, 什麼樣的機構受益最大?
  2. 沒錢的單位最需要自由軟體/開放數位內容
  3. 社區大學參與者的動力與熱情超越學歷形大學
  4. 社區大學經常是 NPO/NGO 交流處
  5. 「教學」 是一種服務, 是一個適合釋放幻象注意力的舞臺

請參考 讓 「網路」 與 「搜尋」 幫助社區大學與 「覺醒類社會運動」 但也請注意 Move to a Nonprofit? First, Ask Yourself Three Questions

更多關於注意力經濟的文章

  1. 超越經濟觀點的網際網路形塑社會 -- 以自由軟體為例 [ 網頁版] [ 列印版]
  2. 「努力工作」? 「看管注意力」 更重要!
  3. 恐怖份子透過媒體消耗全世界的集體注意力
  4. Life Hacker 關於 attention 的文章
  5. 正在改變社會的 「注意力經濟」: 一些連結

與網路為友

搜尋: 合法 免費 (工具 素材)
參與: 共享 共創 (社群)
促成: 感動 覺醒 培力 (NPO 社會企業)
獲得: 名聲 機會 (自己)

智慧不是財產

智慧, 不是財產。
智慧, 是廣告看板。

愛現, 是一種美德。 (如果您的作品有益社會的話)
創作。 cc 授權。 分享。 吸引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