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多數到多元: 資訊產品市場「正常」定義的轉變

洪朝貴
ckhung@cyut.edu.tw
朝陽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

摘要

2000 年前後的臺灣, 多數人無法分辨 「IE」 與 「瀏覽器」 這兩個辭彙。 五年前, 多數人無法分辨 「Windows」 與 「作業系統」 這兩個辭彙。 時至今日, 多數的研討會 (包含本研討會) 徵稿時指定採用微軟辦公軟體的檔案格式。 過去在資訊產品市場的領域, 「多數」 定義了 「正常」 -- 如果你所使用的是小眾的產品, 如果它與一般大眾所使用的 「正常」 產品不相容, 一般會認定這肇因於 「異常」 產品的問題。

行動市場興起之後, 「Intel x86 + Windows + IE」 不再是網站上唯一重要的訪客。 瀏覽噞、 作業系統、 硬體的市場逐漸走向多元化; 網站及商家也被迫必須服務越來越多樣化、 小眾化的不同類型訪客/客戶。 就連統整許多硬體的 android 作業系統, 本身也要面對 "fork" (軟體版本分家) 的挑戰。 在資訊市場上, 「正常」 的定義, 正從 「多數」 轉向 「多元」。 無法隨著轉變的週邊廠商, 就吃不到長尾市場。

從技術的角度看, 「允許不同, 才是相容」 在其他許多領域早已是常識。 歐盟對於手機 usb 充電規格的統一, 不僅讓消費者可以延長舊充電器的壽命, 也實現了垃圾減量。 規格的統一, 讓手機產品更能以功能價格而非綁架消費者的方式多元競爭。 軟體更容易做到 「規格公開統一、 產品多元相容」。 當夠多的消費者理解 Scott McNealy 所說的 「barrier of exit」, 開始要求軟體的相容性時, 程式設計師就會有更高的動機改採開放的檔案格式/通訊協定/API 來設計新的 「正常」 產品。

關鍵字: 相容性、 電子消費市場、 開放檔案格式、 長尾理論

一、 正常的瀏覽器

2000 年前後的臺灣, 多數人無法分辨 「IE」 與 「瀏覽器」 這兩個辭彙。 包含大學電算中心與資訊科系在內的許多網站, 直接指定訪客必須採用特定版本的 Internet Explorer 並且必須安裝 Adobe flash player, 才能正常閱覽。 在當時, 瀏覽器採用的是 IE, 並且安裝有 Adobe flash, 才是正常; 諸如 firefox 與 konqueror 等等圖形瀏覽器, 或是視障者使用的 lynx 文字瀏覽器, 在當時因為使用人口比例極低, 都被視為異常 -- 或至少不太尋常 -- 的瀏覽器。 也許資訊人員並不會真的開口或明文以 「異常」 來描述替代瀏覽器及其使用者; 但在當時, 其他瀏覽器的名稱確實幾乎是各網站官方文字的禁忌辭。 如果必須提及其他瀏覽器, 也幾乎不會舉例列出, 而是以 「非 IE 瀏覽器」 這個具有鮮明政治立場的辭來指稱, 就像戒嚴時期的 「黨外人士」 一辭一樣。

筆者曾於 2005 年撰寫 『請求也允許使用 「正確的作業系統」「正確的瀏覽器」 之外的訪客進入系統』、 2009 年撰寫 『何苦砸錢拋售到手的點閱率?』、 以及 2010 年一系列 『網站自殘』 文章質疑各網站犧牲自身點閱率與能見度來替微軟與 Adobe 強迫推銷產品的奇特現象。

以 「多數使用者共同使用的單一品牌」 來定義正常, 資訊生態系自然欠缺多樣性。 這很容易造成資安浩劫。 2010 年前後, IE 8 已經上市一段時間, 但仍有許多人在使用 IE 6 與 IE 7。 一連串的 IE 6 與 IE 7 漏洞讓潰客有機會入侵全球許多個人電腦。 在臺灣, 一些跡象顯示: 當時行政院遭到中韓潰客攻擊, 潰客採取的也是這個後門。 [1] 隨後不久, 微軟不得不發起 "IE6 countdown" 活動, 呼籲用戶丟棄舊版 IE。

從 IE6 countdown 的官網可以看出: 「瀏覽器單一化、 老舊化」 現象, 在東方世界似乎普遍比在西方世界嚴重。 直到 2015 年的今天, 中國仍有 3.1% 的用戶在使用 IE6, 持續保有 「全球 IE6 使用率最高國家」 的頭銜。 但是在 2010 年以前的瀏覽器市場上, 「以多數定義正常」 全球皆然。

瀏覽器市佔率變化 這個現象, 直到智慧手機與平板電腦興起之後才開始改變。 因為手機與平板主流市場上面的兩大作業系統 -- android 與 iOS -- 都沒有 IE 瀏覽器。 新竄起的 android 瀏覽器 chrome 市佔率固然已高達 45% 穩居榜首, 但它並沒有取代 IE 成為壟斷市場新龍頭的條件與跡象。 iOS 瀏覽器 safari 同樣也在竄升; IE 與 firefox 則各自仍保有相當可觀的市場。 後 IE 時代, 強調符合標準、 迎合多元螢幕設計的 「HTML5」、 「adaptive web design」 等等關鍵詞, 變成了新的頁設計熱門關鍵詞。 瀏覽器市場開始有了多元競爭; 所謂 「正常」 的瀏覽器, 不再由 「市佔率最高的單一品牌」 所定義, 而是由 「支援公開標準」 所定義。

二、 正常的手機

機場手機充電站

蘋果電腦算是智慧手機市場上早期的龍頭; 但後來並未像微軟一樣一家獨大。 對於那些習慣 Windows + Intel 壟斷、 習慣 「多數定義正常」 的資訊市場消費者而言, 在某些情況下這會造成惱人的不便。 有些機場設有充電站, 方便旅客對手機充電。 因為不同廠牌型號的手機有著不同的接頭, 所以充電站必須根據不同的型號來準備不同的插座。

這造成兩個問題: (1) 如果你持用的並非 「正常」 的手機 -- 它的型號過於小眾特殊 -- 那麼你可能找不到合適的充電座。 (2) 如果你持用的是最 「正常」 的手機 -- 例如熱門的 iPhone -- 那麼你所需要的充電座很可能已經被其他 「正常」 手機用戶佔用。 對機場或充電站提供者而言, 資源使用效率很低 -- 即使還有持有 「正常」 手機的旅客在排隊等候充電, 也還是永遠都有很多 (為了不是那麼 「正常」 的手機而設置的) 插座空著用不到。 要解決這個問題, 有兩種很不一樣的思考方式。

第一種想法循著 PC 市場的思維: 統一的品牌型號有助於簡化公共設施。 例如演講者不論到哪裡, 都可以期待現場會有一部 「正常」 的 Windows PC、 會有 「正常」 的文書處理軟體 -- Microsoft Office -- 可以開啟簡報檔。 各種學術研討會 (包含本研討會) 在收件時, 都可以很自然地假設所有作者都採用 「正常」 的文書處理軟體 Microsoft Word, 也因此可以要求作者必須以微軟專屬的檔案格式上傳稿件。 許多研討會甚至更進一步指定微軟的 「新細明體」 作為文件字型。 儘管這意謂著: 沒有採購微軟專屬字型的作者就無法完全符合交稿規定, 但畢竟那只不過是採用 「異常」 作業系統的少數作者的問題。 用 ANT 的術語來說, 出廠預裝微軟相關產品的電腦廠商、 力推 Office 證照拼教學績效的技職體系與教育體系學校、 還有拿 Word 檔作為與公民交換檔案標準的政府及學術單位, 都已被徵召 (enrolled) 進入這個 「軟體同化」 體系, 讓採用其他廠牌 「異常」 產品的用戶沒有生存空間, 進而大大簡化了公眾溝通的困擾。 除了微軟每次決定要改變檔案格式的時候之外。

第二種想法則跟瀏覽器演化一樣, 要求不同的廠商採用 「不受專利或智財束縛」 的共通開放規格來提高彼此的相容性, 也就是筆者長年所主張的 『允許不同, 才是相容』。 上一節所提, 瀏覽器市場趨向 html5 規格標準的演化即是一例。 又例如 jpg 和 png 圖檔是共通開放的規格, 有許多不同廠牌的看圖軟體都可以支援這些規格、 開啟這些檔案。 再例如演講者的筆電與演講場地的投影機並不需要來自同一廠商, 但因為多元不同廠牌的筆電、 多元不同廠牌的投影機都有著相同的 d-sub 接頭, 所以彼此可以互通。 [2]

usb 插座 歐盟的消費者保護委員會採取第二種想法。 他們在 2013 年時提案: 到了 2017 年, 所有手機和平板廠商都必須能夠採用 micro usb 接頭充電。 歐盟議會於 2014 年通過這項法案。 [3] [4] 事實上目前多數的廠商早已將產品設計成如此。 而市面上也出現了 A 型 usb 插座 (當然與 micro usb 及 mini usb 相容 -- 多數產品附贈的就是 micro usb 轉 A 型 usb 的接線)。

「為丟棄而設計」 的充電器 於是, 任何品牌型號的手機都可以接上任何一個空的插座來充電。 這不僅提高公共場所手機充電站的使用效率、 滿足更多旅客, 對環境也有幫助。 它解決了 『電子產品的故事』 開場白所提的問題: 為什麼那麼多充電器, 彼此互不相容? [5]

當然, 歐盟這樣的法律對某些廠商來說非常不利。 電子產品的故事裡面所提到的 「為丟棄而設計」, 有另一個更正式的名稱: 計畫性報廢 (planned obsolescence)。 對於 「忠實客戶群已有相當基礎」 的廠商而言, 刻意在 (檔案格式/通訊協訂/電源/資料傳輸/... 的) 接口處製造與其他廠牌不相容, 可以提高出走/轉換的成本 (barrier of exit), 有利於鎖住客戶。 [6] 刻意讓自身產品新舊版本互不相容, 有助於強迫舊版產品的客戶隨著公司推出新產品的腳步而及早升級。

這也是為什麼蘋果電腦極力抗拒這個趨勢, 即使在歐盟政策確定之後, 仍舊企圖用第一種思維來將自己的產品定義為 「正常」 的標準; 甚至一再把其他廠商貶為仿冒抄襲者、 不惜透過專利核戰來保護自己的市場。 [7] 但是它恐怕很難與世界宣戰: 眾家 (支援 micro usb 充電的) android 手機的存在, 以及 android 手機整體的市佔率, 有利於市場趨向歐盟消保委員會所期待的 「正常」 標準。

三、 正常的作業系統

在 2005 年以前連網裝置的作業系統市場, Microsoft Windows 毫無疑問地定義了何謂 「正常」。 即使是今天, 桌上電腦市場的 「正常」 依舊由微軟定義 -- 在任何工作場所或家庭, 「非微軟作業系統」 依舊是不尋常的小眾。 但是隨著行動裝置市場的迅速擴張, 這個情況正在改變。 不是因為桌上電腦市場出現了什麼有機會的挑戰者, 而是新興的行動市場及物聯網讓原有的桌上電腦市場變成相對小眾。 這也是筆者在 2001 年的文章與插圖 裡面所預測的現象: [2]
市場的變化 佔有率是一個比值, 當整個市場的大小成長數倍時, 舊市場的龍頭大有可能變得無足輕重。 新的競爭者毋須與舊龍頭正面交鋒, 往往只需要以其價格優勢即可進入 (應該說創造) 更低階更大圈, 舊龍頭無法進入的新市場。

以下數據及圖表的最原始出處都是 Gartner 的報告。 首先, 因為手機與平板的數量逐漸超過桌上電腦, 所以手機與平板市場上的作業系統成為 Microsoft Windows 的重要競爭對手。 再來, 在手機與平板市場上, android 作業系統迅速成長, 目前停七八成之間; 其次是蘋果的 iOS, 大約佔了一成五。 也就是說, 不分硬體形式, 「所有上網裝置」 的市場上, android 其實已經超越 windows。 但是還有另一波市場的變化: 物聯網 (The Internet of Things) 興起之後, 上網裝置的數量會再度爆增, 作業系統的市場佔率又將大幅改變。 [8] [9] [10] [11]

上網裝置市佔率 手機作業系統市佔率 物聯網市佔率

Android 會不會取代 Windows, 重新定義何謂 「正常」 的作業系統? 或者會有其他作業系統再度取代 Android 龍頭的地位? 這些變化, 對消費者而言, 又有什麼重要性?

物聯網市場上最熱門的硬體, 可能是 raspberry pi 或 arduino 之類, 比手機平板更低階、 更平價的開放電路版。 最有可能在這些裝置上面成為主流的, 就是 GNU/Linux 作業系統 (android 的核心是 linux; 但 android 不算是 GNU/Linux) 或是其他新興的自由軟體作業系統, 例如 ArdOS。

所以, 未來 "壟斷" 作業系統市場的, 會不會是 GNU/Linux 呢? GNU/Linux 不可能 "壟斷" 市場, 因為它並不是一種作業系統, 而是一大家族相似作業系統的通稱 -- 它有著眾多不同的版本 (distributions)。 因為 GNU/Linux 採用 GNU GPL 方式授權, 所以如果 GNU/Linux 成為市場主流, 那麼未來的作業系統市場必然是多元的。 同樣地, 如果是 ArdOS 或其他自由軟體成為市場主流, 未來也將是一個多元的世界。

不過物聯網上面的裝置, 絕大多數可能不會直接面對人類, 所以它們採用哪一種作業系統, 跟一般人或許沒有太直接的關係。 回到次一層 -- 行動裝置 -- 未來壟斷作業系統市場的, 會不會是 android 呢? 想要壟斷市場, android 所面臨的挑戰遠大於當初的 windows。 第一, 當初 windows 並不需要挑戰舊的 mainframe, 它只需要說服新的 PC 用戶; 而現在 android 所面對的手機/平板用戶當中, 有相當比例的人口同時也是 PC 的用戶。 第二, windows 的著作權完全掌握在微軟一家公司手中; 但 android 來自於自由軟體, 所以任何人都可拿它去修改成相容的作業系統。 事實上, 像是 replicant OS 及 slim OS 等等, 都是自由版的 android。 Google 對於 android 的掌控, 主要是透過 play store 的服務, 而不是 android 本身的原始碼。 Android 的挑戰者能否被主流看見? F-droid 之類的 「Google play 替代市集」 有機會扮演關鍵的角色。 倘若 f-droid 豐富起來, android 就更加不會壟斷作業系統市場。

即使 google 版的 android 在行動裝置市場上維持主導優勢, iOS 及桌機的 windows 在短時間內也仍舊扮演極重要的角色。 所以, 未來的作業系統市場上, 多元競爭的態勢持續下去的機會很大。 未來沒有所謂哪一個作業系統才是 「正常」 的作業系統。 未來的作業系統必須能夠跟其他作業系統交換資料、 能夠跟雲端服務交換資料, 才算正常。

四、 為 「正常」 的閱聽者/使用者而創作

現在再回頭看過去 IE-only 的網頁, 會覺得當時的社會氛圍很不可思議。 當初如果採用比較簡單的標準 html 技術, 製作成本不僅更低, 而且相容性更高, 可以讓更多瀏覽器 -- 包含後來出現的 chrome 及 safari -- 看見自家網頁。 即使是互動網頁, 在當時也有簡單的 cgi 技術可用。 用更低的成本達到更好的宣傳效果, 應該是很明顯的較優選擇。 但是在當時, 多數的網頁開發者 -- 以及多數的資訊科系 -- 選擇 「正常」 的開發方式, 也就是盡量採用微軟的開發工具。 「因為多數正常的訪客使用微軟的工具。」 但事實是: 微軟的網頁開發工具當然具有極高的政治性。 它的目的既不在於服務網站訪客, 也不在於服務網站開發者, 而在於徵召動員網站開發者, 將他們納入推銷微軟產品的行動者網絡, 把訪客變成微軟瀏覽器的使用者。 一旦市場的壟斷被打破、 瀏覽器多元化之後, 許多當時為了 「正常」 的瀏覽器而設計的網頁, 後來就必須再花錢花人力重做, 或是必須放棄日益增加的 (當初被認為是 「異常」 的) 非 IE 用戶。

現在在作業系統市場正在發生類似的改變。 對開發者而言, 最有利的選擇應該是採用跨平臺的函式庫, 以便開發成果可以在 windows、 android、 iOS、 linux、 ... 等等作業系統上執行。 這件事的技術挑戰比採用標準的 html 要更高; 但 kivy 看似一個可行的方案。 另外, 如果欲開發的軟體屬於雲端類型, 必須隨時連線, 那麼 html5 + javascript 是一個很可行的替代方案。 微軟、 蘋果、 Google 到底誰會勝出? 未來誰才會是 「正常」 的作業系統? Google 會不會像微軟一樣綁架程式設計師與消費者? 比起回答這些問題更簡單的做法, 就是選擇有利於開發者及使用者的工具, 開發跨作業平臺的應用軟體。 如果越來越多消費者開始覺醒, 理解到自己有權利要求 「學一套應用軟體、 在 windows/MacOS/linux 甚至平板電腦上都可以用」 那麼「多元」 更有可能是未來的趨勢, 而 「跨平臺」 才是開發者最安全的選擇。

另一個 「正常」 定義尚未改變的市場是辦公軟體。 微軟不斷變更的檔案格式, 跟 IE-only 的網頁有相同的效果。 文件作者採用早已成為國際標準的開放文件格式 (Open Document Format, 包含 odt、 ods、 odp) 或是 html、 csv、 svg 等等更簡單的通用開放檔案格式來儲存文書/試算表/簡報, 會是比較能夠適應未來改變的選擇。 等到辦公軟體市場上, 「正常」 的定義變成 「多元」 的時候, 或許我們就更能夠了解: 在資訊消費市場上, 其實我們從來就不曾正常過。

參考資料

  1. 洪朝貴 (2010)。 行政院遭中韓潰客惡意攻擊; 大學應積極揚棄 IE6, 以維護自身資訊安全能力聲譽。 取自 http://blog.ofset.org/ckhung/index.php?post/10bb
  2. 洪朝貴 (2001)。 維護接駁資訊的權利, 消費者自求多福。 取自 http://user.frdm.info/ckhung/a/c010.php
  3. Kerr, Dara (2013). EU wants all companies, ahem Apple, to use standard charger. Retrieved from http://www.cnet.com/news/eu-wants-all-companies-ahem-apple-to-use-standard-charger/
  4. Gilbert, David (2014). Will EU Ruling Force Apple to Change iPhone 6 Charger?. Retrieved from http://www.ibtimes.co.uk/will-eu-ruling-force-apple-change-iphone-6-charger-1440273
  5. The Story of Stuff Project and the Electronics Take Back Coalition (2010). The Story of Electronics. Retrieved from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W_7i6T_H78
  6. 洪朝貴 (2014)。 Scott McNealy 談資訊科技轉換跑道的成本(下賊船的代價)。 取自 http://ckhung0.blogspot.tw/2014/10/barrier-of-exit.html
  7. 洪朝貴 (2012)。 當蘋果也蟑螂: 電子資訊產業轉型為專利訴訟產業。 取自 http://ckhung0.blogspot.tw/2012/06/apple-patent-troll.html
  8. Cocotas, Alex (2013). Gartner: 2.35 Billion Mobile Phones, PCs, and Tablets Shipped This Year. Retrieved from http://www.businessinsider.com.au/device-shipments-rise-to-24-billion-2013-6
  9. Edwards, Jim (2013). The iPhone 6 Had Better Be Amazing And Cheap, Because Apple Is Losing The War To Android. Retrieved from http://www.businessinsider.sg/iphone-v-android-market-share-2014-5/
  10. Arthur, Charles (2013). Microsoft threatened as smartphones and tablets rise, Gartner warns. Retrieved from http://www.theguardian.com/technology/2013/apr/04/microsoft-smartphones-tablets
  11. Adler, Emily (2013). Here's Why 'The Internet Of Things' Will Be Huge, And Drive Tremendous Value For People And Businesses. Retrieved from http://www.businessinsider.com/growth-in-the-internet-of-things-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