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教授四種等級 「追隨強權」 的智慧: 微軟或 google? 產品或策略?

[這一帖所談的, 仍舊不是 「仁者安仁」 而是 「智者利仁」。]

網路是這個年代最強大的力量。 有時候它的力量甚至超越獨裁者跟金錢。 看看阿拉伯之春 (茉莉花革命) 和佔領華爾街就知道。 這麼說也不為過: 在這個年代, 順網路者昌, 逆網路者亡。

一位資訊教授如果有在注意資訊產業的動態, 至少一定會注意微軟、 蘋果、 google 這三家公司。 如果 「追隨強權」 算是一種智慧 (貴哥存疑; 不過這一帖姑且不挑戰這個常識) 那麼一位有智慧的資訊教授, 應該會自問: 哪一個強權與網路趨勢最緊密結合? 哪一個強權與網路趨勢最是背離? 從這個角度來看, 蘋果位居光譜的中間, 所以本文就不談論它。 這帖要問的是: 在網路時代, 如果一定要追隨一個強權, 那麼我們應該要追隨哪一個強權? 應該追隨這個強權的 產品 還是 策略?

第一等的智慧, 追隨上升中的強權, 學習它搭載網路順風車、 順著網路浪潮衝浪的 方法與策略。 在資訊爆炸, 注意力稀有的年代, 它免費分享各種形式的數位內容, 吸引眾人的目光, 再將之轉為收入。 這種錢不好賺; 但這種策略跟長尾理論、 注意力經濟、 ... 等等網路時代的概念和趨勢一致, 處處受到網路的助力。 當然, 當它偶爾與網路力量背道而馳的時候, 難免也會露出它的 「阿基里斯腳踝」

第二等的智慧, 追隨上升中的強權, 加入它的產品的生態系。 這個強權, 不論在 「雲端 文書」、 「雲端 簡報」 或是在行動裝置市場上都有龐大的勢力。 即便它飽受專利威脅, 網路還是透過各種方式不斷地給它助力。

第三等的智慧, 追隨下降中的強權, 學習它絕地求生的方法與策略 不斷遭受網路力量打擊的強權, 並沒有坐以待斃, 而是用 「專利 勒索」 的方式繼續生存下去。 長遠看來, 這條道路還是充滿崎嶇; 但至少讓強權可以繼續掙扎生存一陣子。 不過, 宏觀地看整個資訊就業市場, 資訊教授們如果選擇這條路, 其實是在自掘墳墓。 這種策略將為 「大學選系, 避免資訊科系」 的主張更添加一個理由: 「寫程式不賺錢; 寫專利才賺錢。 不要來唸資訊科系; 去唸法律系才有就業機會。」 而且, 與網路力量對抗的專利制度萬一垮臺, 這個強權會跟著一起崩盤。 這跟 「在向下的電扶梯上面力爭上游」 有點像; 但差別是網路的力量、 速度、 持續性都遠遠超過電扶梯。 跟電扶梯對抗, 是一個路程有限的搞笑運動或自我挑戰; 但是跟網路對抗, 則將會是一場 (甚至看不見中途休息站的) 無盡逆流體力消耗戰。

第四等的...這也能稱做是智慧嗎? 追隨下降中的強權, 繼續幫它在校園內推廣產品, 當做它的 「駐校不領薪志工推銷員」。 在這個過程當中, 持續地 (特別是對著年輕世代) 曝露自己對於網路新趨勢的無知 -- 別說是網路現象, 就連 「雲端 文書」、 「雲端 簡報」 這種 產品層次 的知識都顯得完全跟不上時代。 (請搜尋) 就像是在下沈中的鐵達尼號上坐以待斃一樣, 這些大學和資訊教授很可能會比下降中的強權更先一步被歷史的巨輪輾過, 因為他們的體質跟智慧都遠遠不如下降中的強權。

貴校資訊教授 「追隨強權」 的智慧, 呈現什麼樣的分佈? 貴校電算中心主任, 具有哪一種等級的智慧? 臺灣有沒有任何一所願意高調展現第一等智慧的大學呢? 這麼多大學、 這麼多資訊科系, 什麼時候才會開始找回他們遺失已久的智慧, 協助臺灣資訊產業從 「追隨下降中強權的 產品」 轉為 「追隨上升中強權的 策略」 呢?

* * * * *

手邊沒電腦; 口頭推薦本文嗎? 可以請您的朋友搜尋 「追隨強權的智慧」 或 「微軟 google 教授」 或 「資訊教授的智慧」。 (yahoo 的話, 要選 "部落格" 搜尋, 而且要好幾週後才找得到)

(為了服務被 "牆" 的讀者, 本文映射自 資訊人權貴ㄓ疑; 也請見 更多文章清單。 若貴政府/公司並未封鎖 google blogspot, 建議到原始部落格網頁使用標籤、 留言等等更豐富方便的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