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大家好:

那天聽過 「專利申請說明會」 之後, 心中就一直有一塊搬不走的大石頭。 前兩天終於完成一篇長文: "扭曲的智財宣導及評鑑制度 迫使大學追逐 「內耗型競爭力」"。 另外加上先前寫的一篇: "科技大學 [對 Office 2007] 的奉獻"。 阿貴打算在評鑑當天, 將這兩篇面交評鑑委員。

最近校長﹑ 院長﹑ 主任們帶領大家努力準備評鑑。 阿貴完全了解: 從學校的觀點來看, 接受評鑑是此時此刻的第一要務。 從個人的觀點來看, 學校的競爭力與我們每個人的前途相關, 學校的利益, 就是我們每個人的利益。 也因此, 關心學校未來﹑ 關心自己前途的每一位, 都承受了極大的壓力。

不過我認為評鑑除了給大學教授們帶來壓力之外, 其實還有另一個更重要的意義: 促進大學貢獻社會。 「這還需要說嗎? 如果不是因為評鑑的原始意義在於促進大學貢獻社會, 大家還會乖乖地接受它的存在嗎?」 但真的需要說。 身為教授的我們面對大學評鑑的壓力時, 就像資訊學院的學生面對程式檢定的壓力一樣, 如果充分迷失在壓力裡面, 很可能也會退化得像個可憐的大學生一樣, 眼中只剩下壓力, 而看不見壓力背後真正重要的原始意義。

那麼當一個制度的某一小部分的實際效果, 與它的原始意義互相違背的時候, 誰有機會﹑ 誰有義務﹑ 誰有智慧﹑ 社會期待誰能夠指出這些問題, 並且發出檢討的聲音呢? 什麼時機, 是反應這些問題的最佳時機呢? 如果努力讓委員看到光鮮亮麗整潔的環境, 對本校來說很重要 (我完全同意這很重要), 那麼把握反應問題的時機, 讓臺評會看到評鑑機制當中的某些問題, 對臺灣社會整體來說, 重不重要呢? 如果我們不把握體制內反應問題的機會, 只是在其他場合抱怨評鑑機制, 那麼我們算不算是盡職﹑ 能夠提供建設性批評的大學教授呢? 我們的大學, 有沒有充分貢獻社會呢? 大學評鑑, 有沒有充分發揮它原始的意義呢?

您不一定同意我這兩篇文章所談論的問題﹑ 立場﹑ 及表達方式; 但我希望您同意上面那一段話。 如果您大致同意任何一篇, 請到 **** 找 ** 要這兩篇文章。 (或者您自己印也可以。) 如果您不同意我的文章, 但也認為評鑑制度有一些問題, 也請您建設性地向評鑑委員提出來。

除了希望本校在週一週二的評鑑當中表現亮麗, 阿貴也希望大家同意: 在大學評鑑的過程當中, 精確地指出大學評鑑的某些問題, 您我可以協助讓大學評鑑更有意義。

行銷貴 敬上

ps. 本文也將公開貼在部落格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