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 資料一上網, 就別想要保有隱私。 (另文詳談。) 許多大公司知道這一點, 但還是努力地勉強保護客戶的隱私。 盡管微軟在法律要求下 獻出用戶隱私﹑ 盡管 Adobe 因為技術失誤而 洩漏用戶隱私﹑ 盡管 google 執行長認為 「行得正, 就不怕被偷看」 的言論引起許多撻伐, 至少這些公司或多或少都做了一些保護用戶隱私的努力。

但是 facebook 很不一樣。 Facebook 一方面讓你以為你保有隱私, 另一方面卻又用盡各種手段 -- 例如 刻意誘導﹑ 誤導用戶的操作介面 -- 挖出你的隱私。 該公司的隱私權政策 逐年走樣 -- 當初你加入時, 以為受到保護的隱私資料, 後來可能因為 facebook 政策改變, 就變成公開的資料了。 [5/10 補一個連結: 圖示 facebook 用戶隱私的逐年流失] 諸如 "connection" 之類的功能, 把你無意間提到﹑ 已刪除﹑ 僅與朋友分享﹑ ... 等等你以為不該被公開的資料,也全都攤在陽光下

為什麼會這樣? Facebook 的立足點與上述公司大不相同。 它是社交網站, 它的價值不存在於網站本身, 而存在於綿密的客戶人際網路當中, 因此有高度的商業動機挖取你的隱私。 較之同為社交網站的 twitter 與 plurk 等等服務, 它已成功壟斷市場, 所以很有本錢不尊重用戶的隱私。 它是 注意力經濟 時代的一個成功但不值得學習的範例。

也許你支持 「Facebook 讚不讚?」 的作者, 認為 facebook 是無辜的; 或者也許你在認真讀過上述連結之後, 與筆者一樣認為: 就隱私政策而言, 相對於 facebook, 微軟/Adobe/Google 都還可以算是良心企業。 無論如何, 這篇文章要給您一個最現實有用的忠告: 不要相信 facebook 的任何隱私權政策。 (我想 「讚」 文作者也必須同意。) 要放棄你對隱私的幻想﹑ 要抱著這樣的心態: 「進了 facebook 就沒有隱私可言; facebook 的任何一個角落, 都是一個沒有隱私的公共空間。」 那麼你在 facebook 上的經驗, 就會愉快許多。 也許有一天我也不得不在 facebook 上開一個帳號。 到了那一天, 這, 將會是我使用它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