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或擴散? 資訊科技的效益與正義



報告人: 洪朝貴 https://www.cyut.edu.tw/~ckhung/
單位:

「創新的擴散」

Everett M. Rogers 著有 「創新的擴散」 (Diffusion of Innovations) 一書:

  1. 接納創新的階段: knowledge (聽過), persuasion (相信它可能不錯), decision (決定採用), implementation (落實採用), confirmation (覺得真的好)
  2. 不同階段接納創新的族群: innovators, early adopters, early majority, late majority, laggards
  3. 創新擴散快慢的因素: 相對優勢, 與既有體系的相容性, 容易採納, 允許試用, 具可見結果

擴散不足的創新

例: 圖/文/聲的創作共享

  1. 知性類: Wikipedia, Tree of Life, Gutenberg (含 有聲書 樂譜), OpenMedSpel, ...
  2. 工具類: Open Clip Art, 自由軟體基金會, ...
  3. 消遣類: Jamendo 音樂分享, YouTube, google video (含教育短片), AnimeMusicVideos, Freesound (含鳥聲)
  4. 搜尋方法一: 例如要找音樂, 可用 "creative commons music" 但比較不精準
  5. 搜尋方法二: cc 搜尋引擎: google advanced search 的 "user rights" 欄位, 或 yahoo Creative Commons Search
  6. 最簡單: 直接前往 Creative Commons 的搜尋首頁

例: 地圖的共創共享

  1. Wikimapia: Let's describe the world
  2. Health Map
  3. Housing Maps
  4. Live Helsinki Transit
  5. US Election Donars
  6. Chicago Crime
  7. 更多例子詳見 GoogleMapsMania; google 的貢獻不在於發明以上一切, 而在於邀請眾人共同發明。

  8. OpenStreetMap

例: 創意與點子共創共享

  1. WhyNot.net : 有等級的煞車燈, 客機售空照, 電梯的解除鈕, ...
  2. Halfbakery : 警報密碼, 可固化液態路障, ...
  3. global:ideas:bank : fruit tree planting foundation, 種樹比賽, ...
  4. ShouldExist : (老祖宗, 已關站)
  5. idea a day: 終生地址, 負分投票, 掃描點字機,
  6. OpenIdeo: 共同設計, 解決世界的問題

例: 教育軟體共創共享

教育軟體

  1. 數學: drgeo, gnuplot, octave, maxima, ...
  2. 自然: kalzium, ghemical, celestia, ...
  3. 美術音樂: inkscape, rosegarden, ...
  4. 幼教: gcompris, tuxpaint, tuxmath, ...
  5. 建議下載 OSSACC 的 ezgo 6 或花蓮縣網的 otg linux 或 OFSET 的 freeduc-science
  6. One Laptop Per Child: 商業機會還是教育機會?

請用軟體名稱加 "講義" 或 "tutorial" 搜尋; 或用專屬軟體名稱加 open source 搜尋

MS Office vs 學科教育: 何者重要?

MS Office vs 學科教育: 何者重要?

例: 教育用自由軟體中文資訊的共創共享

  1. Wekey-Wiki 分享使用心得與建議
  2. Tryneeds 一起翻譯軟體

例: 產品設計的共創共享

OpenTTT 整理的清單 -- 讓我們共同設計:

  1. 汽車 c,mm,n, OSCar
  2. 3D 印表機 Fab@Home, RepRap
  3. 電路 Free Model Foundry; Open Cores
  4. 任何玩具 Make Magazine (雜誌)
  5. RFID 週邊工具 RFID Guardian, OpenPCD, OpenMRTD
  6. 義肢 Open Prosthetics, 藥方 Collab. Drug, 建築 Open Arch. Network
  7. ...

例: 學術作品的共創共享

  1. 搜尋 「學科名稱」 + 「lecture notes」
    或 「技術名稱」 + 「tutorial」 (或「howto」)
  2. Public Library of Science
  3. Directory of Open Access Journals

其他共創共享

  1. 書籤: funP 推推王 黑米書籤, digg, StumbleUpon, del.icio.us
  2. 翻譯外國部落格: Global Voices Online (中文版)

即便只是提供 tags, 也是在貢獻 & 共享資訊

例: 百毒不侵救命碟

  1. 配備功能: 上網/收發信件/即時通/文書/試算/... (中文需 2G 或以上)
  2. 價格: 隨身碟價格 +$0 至 +$500
  3. 適用情境一: 電腦中毒/當機/硬碟被偷
  4. 適用情境二: 國人出國旅遊, 無中文無英文環境; 老外來臺旅遊, 用他們自己的語言上網收 mail
  5. 適用情境三: 偏鄉教育宅急便
  6. 適用情境四: 圖書館

其實並不新: 從 Wayback Machine 找到 DSL 可開機 usb 2004 年存封記錄

為什麼?

還數學家一個公道!

  1. 發明數學定理需要極高的創意
  2. 讓我們用 「尺規財產權」 制度保護數學創意!
  3. 每查一次三角函數表或用一次高斯消去法就繳一元
  4. 「數學產業」 再創經濟奇蹟!

後果?

問題: 對建築/化工/電子/...等等產業的影響? 「數學」產業? 數學能力好的人, 要從事什麼工作?

  1. 用到數學的產業, 成本極高
  2. 發明定理比使用定理更有經濟價值
  3. 數學人力被吸引到「數學產業」
  4. 數學人將想盡辦法讓定理看起來有用
  5. 法律人力也被吸引到「數學產業」

自由數學「產業」?

  1. 有一群人跳出來說: 資訊產業的價值 「用我們的自由數學定理, 您不必繳版稅!」
  2. 國科會說: 「讓我們推動自由數學產業!」
  3. My-Crow-Saw-Food 說: 「自由數學傷害數學產業!」
  4. 數學人權貴說: 「自由數學的真正價值在使用, 而不在創作」
  5. 聰明人不說, 直接把自由數學拿到 非數學產業販賣 使用

詳見 自由火焰的經濟價值 (寓言)、 尺規文明 (寓言)、 及 "The Cathedral and the Bazaar" 書中 一章 談論的 販售價值 (sale value) vs. 使用價值 (use value)

「創新」促進社會進步 但瓶頸在那裡?

  1. 網路時代, 創意不限來自學術象牙塔
  2. 只鼓勵創新, 不鼓勵擴散的學術文化, 浪費人才
  3. 創新很多, 擴散不足
  4. 走火入魔的智財權, 片面不完整的宣導, 阻礙創新的擴散

只求創新不問擴散: 尷尬的學術象牙塔

  1. 研究或教學?
  2. 專利: 研發或應用?
  3. 國科會「自由軟體計劃」: 敝帚自珍或站在巨人肩膀上?
  4. 長於「擴散」, 習於 web 2.0 共創共享文化的年輕學者, 絕少生存的空間
  5. 萬般皆下品, 唯有論文高的學術界, (被迫) 自以為還是象牙塔; 但 "珍稀" 的象牙塔, 連門票都已經不容易賣出去...

拼湊智慧財產權的真實全貌

關於智慧財產權, 一些被忽略, 但更重要, 更全面的議題:

  1. 歷史: 原來電影產業/音樂產業/廣播業/有線電視業, 都是成功盜版的宗師
  2. 公平競爭: 開放介面保障公平競爭; 走火入魔的智財法律鼓勵壟斷
  3. 獨裁危機: George Orwell 的小說 "1984" 正透過數位科技逐步實現
  4. 井外的世界: 共創共享是更符合網路潮流與善良社會風俗的替代方案

詳見 「數位恐怖 out, 共創共享 in」

阻礙擴散的技術與法律

  1. 6 張圖認識老大哥 DRM 保護您的創作, 真棒! 但... 您較常是資訊的創作者, 還是使用者?
  2. Trusted Computing 幫您擋病毒, 真棒! 但... 也可擋競爭對手
  3. 有缺陷的技術擋不住網路共同的智慧, 於是用侵犯人權的智財權法律 (DMCA) 彌補。
  4. 數位恐怖: George Orwell 的小說 1984 一書所描繪的老大哥監控, 子女告密的社會, 是我們的願景嗎?
  5. 社會覺醒及輿論是解開手銬的關鍵

詳見 資訊社會的人權議題; 迎接資訊人權貴時代

結論

  1. Herbert Simon: 資訊爆炸年代, 稀有的是注意力 (而不是資訊與創意) 詳見 attention economy
  2. 「智慧」 是履歷 是招牌 是宣傳車 是海報 是看板 而不是「財產」; 過時, 跟不上網路潮流的智財觀念, 正在傷害我們的善良社會風俗, 創造力, 與思考力
  3. 網路/資訊科技的最大恩賜是社會改造 [數位正義/政治透明化/...?], 而不是經濟成長
  4. 以共創共享/社會正義的角度, 而非財產/經濟的角度看待創意與創新, 才能理解 web 2.0 現象, 掌握到網路時代的進步動力
  5. 臺灣要跟上網路時代, 注意力必須從 「創新」 轉向 「擴散」, 從 「經濟」 轉向 「社會正義」